项目首次提出了纤维混凝土裂尖闭合力阻裂模型,揭示了柔性纤维在混凝土中的“阻裂墙”效应和阻裂增强机理;提出了一种以粘结力为核心的纤维混凝土抗裂配合比设计思路;提出了能消除层间差异,有效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层间破坏,设置隔离层的柔性纤维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基于材料强度和变形的要求,研制出了一种具有足够强度、粘结性能、变形能力和韧性的聚合物水泥结合料;提出了“骨架+结点+空隙”的材料结构模型及多孔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强度、变形控制指标;提出了多孔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面层设计方法和典型结构型式,具有透水、降噪等功能;提出了采用冷拌、摊铺机摊铺与自振实整平一次成型的多孔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可实现薄层铺装,施工方便。研究出具有极强韧性的聚合物柔性水泥混凝土材料,采用这种材料铺筑的路面具有透水、降噪功能和极强的耐疲劳性能,是继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之后的新型路面,对于防治我国路面早期破坏具有重大价值。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全国新闻联播和中央政府网站对该成果都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同时,山区道路结构与材料实验室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以基础研究成果指导应用研究。研究成果对于修筑高强、抗滑、耐久的路面工程,以及大跨径桥梁桥面铺装、机场、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等技术领域的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为西部地区高等级公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同时,对于提高路面使用寿命和耐久性以及节约工程造价、减少环境污染等将具有明显效果和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